为什么说成年人只能筛选不能教育?

稻盛和夫说:“成年人之间只能筛选,不能教育,克制自己去纠正别人的想法和欲望,因为人永远是叫不醒的,人只有痛醒。收起自己改造别人的想法和执著。无论朋友、伴侣、合伙人皆是如此。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够了。”

《孟子·离娄上》中有一句话:“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通常有两类人,喜欢固执己见,纠正别人。

第一种:认知水平低的人

喜欢纠正别人是一种修养不够、认知水平低的表现。认知越低的人,说话越绝对,认知越高的人,兼听则明。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去克制纠正别人的冲动,因为自己说的也不一定就是对的。

第二种:自我认识不足,自以为是的人

有人问泰勒斯:“什么是最困难的事”。

泰勒斯说:“认识你自己”

那人又问:“什么是最容易的事?”

泰勒斯说:“给别人提建议”

这位最早的哲人,显然是在讽刺世人,世上有自知之明者,寥寥无几,好为人师者比比皆是。认识自己这件事是很困难的,所以很多人只能做容易的事,于是就选择做一个没有自知之明,又喜欢给别人提意见的人。

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如果自己都不明智,又有什么水平给别人提意见呢,可现实往往很讽刺,越是有智慧的人,越不喜欢和别人争辩,越不喜欢给别人提意见,越是没有水平的人,越是喜欢勉强别人,越是喜欢给别人提意见。

不要试图改变任何人,成本将是不可想象的巨大,而且有可能事与愿违。俗话说能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克制自己纠正别人的欲望。有些事,不管你怎么说,也说不明白,怎么争,也争不出对错,无端耗费大量的资源。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成长环境、受到的教育乃至身边人的影响,期间还经历无数的是是非非,直接导致每个人的认知水平不一样,思考方式也不相同,成年之后三观、认知基本固化,更是坚信自己做出的是最正确的选择。纠正别人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非有大毅力之人不可实现。与其苦闷纠结,不断消耗自己,不如及时地闭口不言,不管好事坏事,一笑而过。

没有谁喜欢过别人设定好的生活,无论那是直路或是弯路,我们都有权走自己选择的路,别人也是一样,不能按我们喜欢的活,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别以为事实与逻辑是天下无敌的,它们往往赢不了情绪,只要对方认定你是错的,说破天也没用。也不要试图说服一个愚蠢的人,蠢了那么多年都没改变,期间不知多少人想拉他一把,还是这样,已经丧失挽救的希望了。如果强行纠正别人,往往是两败俱伤,如果再因此得罪小人,时不时的给你挖个坑,何必呢。

荣格说:“你连想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要学习太阳一样,只是发光和发热,每个人接收阳光的反应有所不同,有人觉得刺眼,有人觉得温暖,有人甚至躲开阳光。”没有人愿意被说服,特别是成年人。当然可能有人有成功说服的经验,但是仔细琢磨一下,这些所谓被别人教育成功的人,都是一些即使没有你最终也能学明白的人,你只是个引子,成年人真的是教不了的。

成年人都是如此的“固执己见”,强迫对方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只会让双方的分歧倍增。如果深究起来,也没有绝对对错,只是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想法并不相同。网上流行一句话:“听过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今生”。 因为听过的道理永远是别人的,没有实践过,就不会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 这世上本就没有任何一个道理可以让人醍醐灌顶,真正让人醍醐灌顶的只能是一段经历,而这个道理,只是火药库内划燃的一根火柴。

所以老鼠从来不会认为自己吃的东西是偷来的,苍蝇也不会认为自己浑身都是病菌,蚊子也不会认为自己多么招人烦,你不信佛,庙里也不缺上香的人。

成年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排序,他们很确定对自己来说什么更重要,是钱重要,还是人重要,所以,试图改变他们的价值排序,便只能是徒劳无功。

如果你是智者,别人有问题自然会来向你请教,这个时候,你给出的建议才有价值。如果你不是智者,你纠正别人,提出的意见,通常也没有什么价值,别人也多半不会听。

故而,成年人之间的交往,不能说服、不能教育,那就只能筛选,筛选出成色好的,在芸芸众生当中找到跟自己合拍的那么几个人,成为你的伴侣、合伙人或者朋友。至于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那些志不同道不合的人,即使他们有错,有对不起你的地方,你也没有义务,苦口婆心的去教育他,帮助他进步,就直接筛下去,就完了。克制教育欲望,也不必等他成长。

能说服一个人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南墙

能点醒一个人的,从来不是说教,而是磨难。

任何人的劝阻,都不会让你大彻大悟,真正能让你如梦初醒,看透人情世故的,只有经历、吃亏、后悔、还有伤害!

人,总是以最不喜欢的方式成熟,成年人只能筛选,不能教育!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够,

吃亏和吃饭一样,吃多了自然会成长

……

转自: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1966109

作者: 张津东

群而不党,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纳。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