阪泉之战

相传黄帝时期,在黄帝征服中原各族之战中,炎帝和蚩尤也是两个很强大的部落的首领。炎帝和蚩尤成为黄帝最大的两个对手。黄帝修整军队,经过充分的准备后,黄帝与炎帝两大部落在阪泉发生了大规模交战。经三次的激烈战斗,黄帝部落联盟获得胜利,初步建立的黄帝对中原地区的领导地位。

阪泉之战是中华民族远祖炎黄二帝之间最著名的一次战役。《史记》开篇《五帝本纪》记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这次战役后组成炎黄部落联盟,使黄帝取代炎帝。

距今5000多年前,炎帝、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史传炎帝成为部族首领后,“定都于陈”(今河南省淮阳县)。相传他是有熊国君少典氏之子。有熊,即河南新郑县。春秋《国语》载:“少典娶娇氏,生黄帝、炎帝”。又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又有一种说法是:少典国国妃有娇氏生炎帝,而黄帝母则是少典国君聪明美丽的次妃。“生于轩辕之丘,名曰轩辕”,轩辕即黄帝。按照这种传说,则炎帝、黄帝是同父异母兄弟。

炎帝出生后,被养于姜水滨,故以姜为姓。炎帝是个传奇人物,史载他“牛首人身”。这当然不可信,而是当时炎帝部族以牛为图腾,故把部族首领神化了。在他率领部族东迁途中,击败了不少当时散布在长江流域的诸多弱小部落。炎帝在陈定都时,与一个叫“九黎”的部族发生了多次战斗。“九黎”部族是当时长江中游一带各部族中比较强大的一支(亦有河北涿鹿之说),首领蚩尤性格残暴。炎帝与蚩尤多次大战,力不能敌,只好由陈地败退到阪泉(今扶沟)一带安营扎寨,准备休整后再战蚩尤。而蚩尤在大胜以后,更加踌躇满志,也打算休整一段再乘胜追击,一举歼灭炎帝,然后消灭黄帝。

就在炎帝与蚩尤作战时,居住在有熊的黄帝部族已逐步发展壮大。相传他建造房屋、养蚕制丝、做衣服、造船、造车,还发明了文字。黄帝看穿了蚩尤的阴谋,就召集谋士商计对策,选定三月三日出兵,首先收复炎帝,然后再灭蚩尤。

黄帝为了和炎帝修好,先派遣使者从新郑来到阪泉(今扶沟),说服炎帝归顺,共同对付蚩尤。炎帝不仅没有采纳黄帝的建议,而且还准备在阪泉与黄帝大战。于是,黄帝就亲自出征,率领数十万兵马,围困阪泉。

开战后,黄帝率领“熊、罴、狼、豹、貙、虎”六部军队在阪泉之野与炎帝摆开战场,六部军队各持自己的崇拜物为标志的大旗,黄帝作为六部统帅也持一面类似“大纛”之旗,列开了阵势。首先,炎帝在黄帝没有防范的情况下,先发制人,以火围攻,使得轩辕城外经常浓烟滚滚,遮天蔽日,应龙用水熄灭火焰,黄帝帅兵将炎帝赶回阪泉之谷,嘱手下士兵只和炎帝斗智斗勇,不伤其性命。在阪泉河谷中,竖起七面大旗,摆开了星斗七旗战法。炎帝火战失利后,面对星斗七旗战法,无计可使,一败涂地,躲回营内不敢挑衅。黄帝仰慕炎帝的医药和农耕技术,决心与他携手创建文明国家。他在炎帝营外摆阵练兵,千变万化的阵法层出不穷,星斗七旗阵,让炎帝的士兵看的眼花缭乱,在长达三年多的操练中,使各部的战斗力逐渐增强,而炎帝利用崖头作屏障,只能观望阵势。然而,黄帝在这三年多的时间内,一边以星斗七旗战法练兵做掩护,一边派人兵日夜掘进,早将洞穴挖到炎帝营的后方。忽一日,黄帝兵将突然窜出,偷袭了炎帝阵营,活捉了炎帝。

黄帝在这场战争中,经“三战然后得其志”,阪泉之战以后,黄帝、炎帝连同分别从属于他们的一些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超越亲属部落联盟的新型联合体的雏形,确立黄帝的领导地位,拉开了英雄时代的帷幕。为了彻底征服炎帝,黄帝又派人出营劝说炎帝归顺,与之结盟。炎帝被黄帝的举措和诚意所感动,于是就同意结盟联合,甘愿称臣,发誓不再与黄帝抗衡。

黄帝与炎帝联合,组成炎黄部落联盟,声威大振,不久与蚩尤部落开战。阪泉之战,这这场发生在炎黄二族之间的兄弟之争,使炎黄集团合二为一,实现了华夏民族的第一次全面大融合。

作者: 张津东

群而不党,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纳。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