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虎为患”是一个汉语成语,比喻纵容敌人,最终给自己带来严重的祸患。以下是关于该成语的详细介绍:
1. 成语释义
- 字面意思:喂养老虎,结果反而被老虎伤害。
- 引申义:意思是纵容敌人,留下后患,自己反受其害。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2. 成语出处
- 典故来源:
该成语的典故可追溯至《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的故事。范增劝项羽趁刘邦势弱时除掉他,并警告说:“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如果现在放过他,就是养着老虎给自己留祸患。)但项羽未听,最终刘邦壮大,项羽兵败自刎。 - 文献记载:
类似表述亦见于《后汉书·班超传》:“今君性严急,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其中暗含对“纵容隐患”的警示。
3. 现实寓意
- 警示意义:
强调对恶势力或潜在威胁需及时遏制,不可因一时心软或短视而酿成大祸。 - 应用场景:
常用于政治、商业、人际交往等领域,提醒人们警惕长期风险。
4. 文化延伸
- 类似西方谚语:
“Feed a snake in your bosom, and it will sting you later.”(怀抱养蛇,终被其噬。) - 相关成语故事:
《东郭先生与狼》——救助忘恩负义的恶狼,反遭威胁,寓意相近。
通过“养虎为患”这一成语,汉语生动体现了古人以史为鉴的智慧,至今仍具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