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心态

什么是鸵鸟心态

“鸵鸟心态”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也是一种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心理学通过研究发现,现代人面对压力大多会采取回避态度,明知问题即将发生也不去想对策,结果只会使问题更趋复杂、更难处理。就像鸵鸟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就把头钻进沙子里。与“鸵鸟心态”类似的说法即“掩耳盗铃”。

鸵鸟心态解读

遇到危险时,鸵鸟会把头埋入草堆里,以为自己眼睛看不见就是安全(不过有说法认为这其实是种误解)。后来,心理学家将这种消极的心态称之为“鸵鸟心态”。

事实上鸵鸟的两条腿很长,奔跑得很快,遇到危险的时候,其奔跑速度足以摆脱敌人的攻击,如果不是把头埋藏在草堆里坐以待毙的话,是足以躲避猛兽攻击的。“鸵鸟心态”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是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

鸵鸟心态在心理学又称鸵鸟综合症(Ostrich Syndrome,美国心理学家Elliot Weiner提倡)。鸵鸟在遭遇危险时会把头埋入沙坑,蒙蔽视线自以为安全,是种逃避现实、视若无睹、推卸责任、自欺欺人的心理。

现代人面对压力大多会采取回避态度,与“鸵鸟心态”类似的说法即“掩耳盗铃”。

后来,人们把鸵鸟的这种生理应对策略引申为人类的处事心态,被称为“鸵鸟政策”。(鸵鸟政策是经济管理学中的名词,是根据鸵鸟的习性而来。据说鸵鸟是一种很有趣的动物,当它遇到危险的时候,就把头埋到沙子里,以为这样别人就看不见自己了,殊不知,自己大大的屁股露在外面,更加引人注目。鸵鸟政策指的就是在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的管理政策不能及时随之变化,从而导致决策失误。即自我欺骗政策。)

在政治、经济、社会学领域、鸵鸟心态领域还有“鸵鸟效应”“鸵鸟哲学”等说法。

鸵鸟心态影响危害

(1)心理剖析

“鸵鸟心态”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也是一种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心理学通过研究发现,现代人面对压力大多会采取回避态度,明知问题即将发生也不去想对策,结果只会使问题更趋复杂、更难处理。就像鸵鸟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就把头钻进沙子里,自以为安全,其实不然。殊不知,风险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也无法完全避免,你必须勇敢去面对,勇敢地去承担,因为逃避不是办法,逃避责任的同时你很可能就丧失了权利和成功的机会。

我们经常会遇到障碍与重担,如果选择绕过,可能会因此失去成功的机会,逃避的代价注定会是失望。面对危机,主动出击是最好的防御。只有迅速采取行动,果断承担责任,才会把损失降到最小。相反,如果遇到危机总辩解说“这不是我的责任”,试图做“鸵鸟”,则后果不堪设想。

(2)现实表现

政府官员有了鸵鸟心态,就是无能;老师要学生发言,学生一个个噤若寒蝉,都是鸵鸟心态。社会上有一些人“遇食颈如鹤,遇事头如鳖”,这就是鸵鸟心态。很多人做事,认为“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这也是鸵鸟心态。甚至说“天塌下来有高个儿顶”、“眼不见为净”,乃至“因噎废食”,都是鸵鸟心态。

在一个团体里,鸵鸟心态的人太多,这个团体的公权力一定不张;办公室里,太多鸵鸟心态的人,办事效率一定不好。逆境、困难,有助于激发潜能;有鸵鸟心态的人,无疑是扼杀自己的天分,终至自掘坟墓。

其实,动物学家已经在为鸵鸟翻案,他们观察研究,发现鸵鸟的两条腿很长,跑得快,遇到危险的时候,它逃跑的速度足以摆脱敌人的攻击,不致于把头埋藏在草堆里,束手就擒,因此要还原“鸵鸟心态”的真相。

现代的人,也要为“鸵鸟心态”翻案,做事时遇到困境,可以另觅他途,千万不要消极的坐以待毙,也不要“因噎废食”,应该以发挥能动性、智力,勇往向前。人生其实就如战场,不要计较一时的成败得失,在前方的战士,打胜战固然有成就,打败仗而能够全身而退,也是不容易的事。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对于没有把握的事情躲避一个也未尝不可,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大丈夫能屈能伸。所以希望有“鸵鸟心态”的人,要跟动物学家一样,为自己翻案。

转自:https://wiki.mbalib.com/wiki/%E9%B8%B5%E9%B8%9F%E5%BF%83%E6%80%81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于《坛经》,它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给无数迷茫的人点亮了一条明路。

出处背景

话说,禅宗第五祖弘忍年纪已大,想传衣钵给大弟子神秀,便让他作偈(梵语“颂”,即佛经中的唱词),以此考查他对教义的禅悟。

神秀想了半天,才结巴地叨叨出这么一段话:“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弘忍听了,眉头紧锁,总觉得差点意思,没有满意。

后来,一个大字不认、只会挑水劈柴的名为慧能(又称“惠能”)的小僧,脱口而出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显然,后者这偈要比前者听起来要顺畅许多,且见解也高明许多。

五祖弘忍听了,高兴不已。心想,一个大字不认的人,竟然能够有如此这番大彻的“顿悟”,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人才。于是,便将衣钵传给了慧能。

【注:最后,慧能继承了东山法脉并建立了南宗,成了禅宗六祖。】

如今,关于这段故事,鲜有被提及。很多人只记住了此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如何理解这其中的意思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将其理解为:

菩提是个觉悟,哪里有什么树可言,心如明镜一般,又哪里来什么台;本来就是什么都没有,又何来惹尘埃一谈?还有人将其理解为:

人的身体就犹如菩提树一样,有根,心灵就像明镜台一样,敞亮。但是明镜有时候也会变得黯淡无光,所以我们要时常擦拭它,以免它惹上灰尘,障蔽了光明的本性。总言之,有各种各样不同版本的理解。不过,可以确切的一点是,我们对这的理解,大体是一样的。

这也由此可见,中国人深受传统的禅宗、佛道文化影响。

禅宗,“悟”之始终

禅宗,是我国古代的主导宗派,当年,六祖慧能所提出的“顿悟”学说,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一直被视为“经典”。即便到了如今,仍然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且屹然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禅宗精神,是东方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其核心是顿悟。一个“悟”字,包含了许多的内容。“悟禅”、“悟佛”、“悟宗”、“悟道”……皆为悟。

人们通过读经、打坐、悟道、修行等方式来“悟”之,感悟本源之道。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里所说的“菩提树”,尤为提一下。

据说,佛祖释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修炼悟道的,六祖惠能也是在菩提树下削发受戒的。在《金刚经》里,“菩提”为“觉悟”、“觉解”的意思,为此,菩提树一度被视为神圣之树,信仰之树,寓意有“大彻大悟”的象征。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所表达的,是一种悟道修行的高境界。这可以理解为人无物,物无人,一种万事皆空的清净、“无为”状态

禅宗和儒道文化有相似之处,也有本质的差别。

禅宗将一切的现象均视为一种“空”。在禅宗看来,一切皆为六根(眼、鼻、耳、舌、身、意)所感知的对象,而这些东西都是无穷尽的,继而形成了不同的“相”,这些“相”共同构成了这个大千世界,自然万物。

而世界又是在不停地变化和循环流转的,有着许多的不确定性,这一切又皆为因缘和合的结果。把这些视觉的表象抽空,使之与具体客观之物脱离,那么剩下来的便是一种“纯粹”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禅宗看来便是“空”

所以,说到这里,再回头看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话,其实非常具有现代教育意义。

启示

在这个快节奏的,喧嚣的时代,人人都在忙着各种各样的活儿。然而,很多人都是越忙越迷茫,越忙越困顿,越发失去自我。

这时,听听六祖慧能的这句禅悟,或许就能“柳暗花明”许多。

都说“世间万物皆从无中来,到无中去”。我们人生中的许多烦恼,是自找的,学会“悟空”,便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禅宗所讲的,一旦进入人与物一体,人无物,物无人的状态,许多事情就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触而不觉”了。

“清净”、“慈悲”、“平和”、“无我”……

正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一切外部万物之相都不存在了,就没有了物相,也就不会再去惹尘埃了。

苏东坡曾:“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陆游曾说:“看尽人间兴废事,不曾富贵不曾穷”:关汉卿说:“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鸟巢禅师说:“来时无迹又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终归黄土大地,生与死都是一样的。

大千世界,一切事物实体,其实不过都是虚空的东西。

洒脱、自然,不争不斗,不忧不虑,任随斗转星移,世事变幻,人生应皆能应得如云水……

转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7811924361829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