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經38-上德不德

上德不(1、行有所得也。2、恩惠,感恩),是以有德;下德不(遺漏)德,是以無德。

(崇尚,提倡)德無為而無以為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為之而莫之𤻮(簡體字為「應」,回應。古體字外面「疒」表示有病的人才回應)也,則攘臂(捋起袖子露出胳膊表示振奮)(這樣,如此)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通「薄」,輕微;不厚道)也,而亂之首也。

(認識;見識;知識)者,道之(浮華)也,而(笨傻、不聰明)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當,占,處於)其泊,居其(實,誠也。真實;誠實。內心與言行一致,不虛假)不居其(繁盛,虛浮華靡)。故去皮(同「彼」,指「泊」和「華」;另一個是本意淺薄虛浮)取此。

註解:

上德之人做了有德之事而不期望從中獲得恩惠,因此有(得)德;下德之人做了有德之事而不忘記從中獲得恩惠,所以無(得)德。

提倡用「德」治理國家的人順應自然地無為而不刻意去作為;提倡用「仁」治理國家的人有所作為但不刻意去作為;提倡用「義」治理國家的人有所作為且刻意去作為;提倡用「禮」治理國家的人有所作為但得不到回應(有病的人才回應),於是就捋起袖子露出胳膊鼓動大家照著樣子做。

所以道失去了,就開始提倡德;德失去了,就開始提倡仁;仁失去了,就開始提倡義;義失去了,就開始提倡禮。「禮」的提倡,是忠信的淺薄,推行它就是禍亂的開始。

(我們)前面的認知,不過是「道」的浮華部分,追隨它就是愚昧的開始。所以大丈夫應當立身於敦厚,而不當立身於淺薄;應當立身於誠實,而不當立身於虛浮。因此應當捨棄淺薄、虛浮,而採取敦厚、誠實。

作者: 張津東

群而不黨,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納。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