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篇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振作)(征兆;迹象)(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流露感情)于声,而后(知晓;明白)。入则无法家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注解:

舜成长于田间劳作之中,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任用,百里奚从买卖奴隶场所被选拔用为大夫。

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临到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思想,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能。

人总是要经常犯错误,以后才能改正错误。心气郁结,殚思极虑,然后才能奋发而起;征兆显现于脸上,感情流露于声音,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守护法度的大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国家常常会灭亡。由此可以知道,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丢弃,抛弃)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pàn,古同“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解: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运,然而不能取胜(的原因),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的原因。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是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团结的原因。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能依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这一点,攻打被内外亲属背叛的君主,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解:

鱼是我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喜欢吃的;如果不能两样都吃,我就舍弃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想拥有的,正义也是我想拥有的;如果不能两样都拥有,我就舍弃生命而坚持正义。

生命是我想拥有的,但是还有比生命更使我想拥有的,所以我不愿意苟且偷生;死亡是我厌恶的,但是还有比死亡更使我厌恶的,所以我不愿意因为厌恶死亡而逃避某些祸患。如果让人想拥有的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只要是可以活命,什么事情干不出来呢?如果让人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只要是可以逃避死亡的祸患,什么事情干不出来呢?但也有些人,照此做就可以拥有生命,却不照此做;照此做就可以逃避死亡的祸患,却不照此做。由此可知,的确有比生命更使人想拥有的东西,也的确有比死亡更使人厌恶的东西。这种心原本不只是贤人才有,而是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够保持它罢了。

一篮子饭,一碗汤,吃了便可以活下去,不吃就要饿死。如果吆喝着给人吃,过路的人虽然饿着肚子也不会接受;如果用脚踩踏后再给人吃,就是乞丐也不屑于接受。可是现在,万钟的傣禄却有人不问合乎礼义与否就接受了。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奉养以及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吗?过去宁肯死亡都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而接受了;过去宁肯死亡都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妻妾的奉养而接受了;过去宁肯死亡都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而接受了。这些不是可以停止的吗?这种做法叫做丧失了本性。

孤阴不长,独阳不生

孤阴不长,独阳不生。这句话泛指单凭一方面的因素或条件促成不了新事物的生长或出现。此句出自清朝程允升《幼学琼林·夫妇》:“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故天地配以阴阳。”

阴和阳之间,并不是孤立和静止不变的,而是存在着相对,依存、消长、转化的关系。

(一)阴阳的相对性:阴阳是说明事物的两种属性,是代表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是自然界相互联系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如天为阳、地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热为阳、寒为阴;阳电与阴电等。诸如此类,说明了不论任何事物,都是对立存在宇宙间的,但是,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必须根据互相比较的条件而定。就人体而言体表为阳,内脏为阴;就内脏而言,六腑属阳,五脏为阴;就五脏而言,心肺在上属阳、肝肾在下属阴;就肾而言,肾所藏之“精”为阴,肾的“命门之火”属阳。由此可见,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

(二)阴阳的互根:古代医学家称为“阴阳互根”。中医学有“阳根于阴,阴根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和“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等论点。意思是说,阳依附于阴,阴依附于阳,在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任何阳的一面或阴的一面,都不能离开另一面而单独存在。以自然界来说,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如果没有上、外、白天,也就无法说明下、内、黑夜。以人体生理来说,机能活动属阳,营养物质(津液、精血等)属阴。各种营养物质是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有了足够的营养物质,机能活动就表现得旺盛。从另一方面来说,营养物质的来源,又是依靠内脏的功能活动而吸取的。 以上说明二者是相互依傍、存亡与共的,如果没有阴,也就谈不上有阳。如果单独的有阴无阳,或者有阳无阴,则势必如《内经》所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则一切都归于静止寂灭了。

(三)阴阳的消长:指阴阳双方是在对立互根的基础上永恒地运动变化着,不断出现“阴消阳长”与“阳消阴长”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例如:四季气候变化,从冬至春至夏,由寒逐渐变热,是一个“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至秋至冬,由热逐渐变寒,又是一个“阳消阴长”的过程。由于四季气候阴阳消长,所以才有寒热温凉的变化。万物才能生长收藏。如果气候失去了常度,出现了反常变化,就会产生灾害。 临床上常常以阴阳偏盛偏衰(即阴阳消长)来说明临床的不同证候。例如,寒属阴,阴盛则见寒证,如受冷后出现的胃寒腹痛、腹泻等;热属阳,阳盛则见热证,如一般的急性肺炎,有高热口渴、皮肤红等急性热病症状。有些虚弱的病症,其发病机制不是因为阴或阳的偏盛,而是因为偏虚。如果某脏腑的阴偏虚,称为“阴虚”,此为阴消,而“阳”则相对突出,因为热属阳,故阴虚现热证,这种现象称为“虚热”。如果某脏腑的阳偏虚,此为阳消,称为“阳虚”,此时“阴”相对突出,因寒属阴,故阳虚现寒证,这种现象称为“虚寒”。 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常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如果“消长”关系超出一定的限制,不能保持相对平衡时,便将出现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导致疾病的发生。

(四)阴阳的转化:指同一体的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当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双方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面转化,阴可以转为阳,阳可以转为阴,称之为“阴阳转化”。 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则转化便是一个质变的过程。《素问》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极”时,便有可能向热的方向转化,热“极”时,便有可能向寒的方向转化。如某些急性热病,由于邪热极重,大量耗伤机体正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可以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一派阴寒危象,这种病症变化,即属由阳转阴。若抢救及时,处理得当,使正气恢复,四肢转温,色脉转和,阳气恢复,为由阴转阳,病情好转。此外,临床上常见的各种由实转虚、由虚转实、由表入里、由里出表等病证变化,也是阴阳转化的例证。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其共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否认事物的矛盾就是否认了一切。这是共通的道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同一性、统一性、一致性、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赖(或依存)、互相联结或互相合作,这些不同的名词都是一个意思,说的是如下两种情形: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些就是所谓同一性。 矛盾着的各方面,不能孤立地存在。假如没有和它相对的矛盾的一方,它自己这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 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之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之下互相转化,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义。

转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孤阴不长,独阳不生/2412253

和而不同

成语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年》:“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xī,醋)(hǎi,酱)盐梅,以烹鱼肉,(chǎn,炊)之以薪,宰夫(古代掌管膳食的小吏;厨师)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

成语典故

齐景公出外游览到了公阜,向北眺望齐国都城说:“呜呼!假若自古人无死,会怎么样呢?”晏婴说:“从前上帝认为人死是善事,仁者得到安息,不仁者屈服于死亡。假若自古人无死,丁公、太公将拥有齐国,桓公、襄公、文公、武公都只能作为辅相,君主您将戴着斗笠披着短衣,拿着锄头蹲在田间劳动,哪有闲暇来担忧死亡问题?”景公气呼呼地变了脸色,很不高兴。

没有多久梁丘据驾御着六马高车而来(六马:指六匹马拉的车。依古制,一车四马,“天子驾六”,故驾六马为逾礼越),景公说:“这是谁呀?”晏婴说:“是梁丘据。”景公说:“你怎么知道?”晏婴说:“大热天驾车而疾驰,严重的要累死马,轻的也会累伤,不是梁丘据谁敢这样作为?”

景公说:“梁丘据与我很相和。”晏婴不以为然,搬出“和而不同”的理论,认为梁丘据之于景公是“同”,而非“和”。景公让晏婴解释“和”与“同”有何不同。晏婴为了景公便于理解,以做羹汤、音乐为比喻回答:“和、同是有差别的。和谐就像做肉羹,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用柴火烧煮。厨工调配味道,使各种味道恰到好处,如果味道不够就增加调料,味道太重就减少调料。君子吃了这种肉羹,用来平和心性。国君和臣下的关系也是这样。国君认为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不可以,臣下进言指出不可以的,使可以的更加完备;国君认为不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可以的,臣下进言指出其中可以的,去掉不可以的。因此,政事平和而不违背礼义,百姓没有争斗之心。先王使五味相互调和,使五声和谐动听,用来平和心性,成就政事。现在梁丘据不是这样,国君认为可以的,他也说可以;国君认为不可以的,他也说不可以。如果用水来调和水,谁能吃得下去?如果用琴瑟老弹一个音调,谁听得下去?不合而同的道理,就像这样。

成语寓意

“和而不同”一方面教导人们要与他人和谐共处,另一方面又需要人们保持自身的独特性。无论对于处理国际关系、做好组织管理,还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具有现实而广泛的应用价值。成语告诉人们,在生活中,应该使用正确的意见去纠正别人错误的意见,使其双方人际关系恰到好处,而不是一味的随声附和。

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是先秦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庄周)创作的寓言故事。文章原意是用来说明养生之道的,借此揭示做人做事都要顺应自然规律的道理。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写庖丁解牛的熟练动作和美妙音响;第二段紧接着写文惠君的夸赞,从侧面烘托庖丁技艺的精湛;第三段是庖丁对文惠君的解答,庖丁主要讲述了自己达于“道”境的三个阶段;第四段写文惠君听后领悟了养生的道理。此文在写作上采用多种手法,结构严密,语言生动简练,充分体现了庄子文章汪洋恣肆的特点。

庖丁解牛①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②,手之所触,肩之所倚③,足之所履④,膝之所踦⑤,砉然向然⑥,奏刀騞然⑦,莫不中音⑧。合于《桑林》之舞⑨,乃中《经首》之会⑩。

文惠君曰:“嘻⑪!善哉!技盖至此乎⑫?”

庖丁释刀对曰⑬:“臣之所好者⑭,道也,进乎技矣⑮。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⑯。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⑰。方今之时⑱,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⑲,官知止而神欲行⑳。依乎天理㉑,批大郤㉒,导大窾㉓,因其固然㉔,技经肯綮之未尝㉕,而况大軱乎㉖!良庖岁更刀㉗,割也㉘;族庖月更刀㉙,折也㉚。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㉛。彼节者有间㉜,而刀刃者无厚㉝;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㉞,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㉟,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㊱,视为止㊲,行为迟㊳。动刀甚微㊴,謋然已解㊵,如土委地㊶。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㊷,善刀而藏之㊸。”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㊹。”

词句注释

①庖(páo)丁:名丁的厨工。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
②文惠君:即梁惠王,也称魏惠王。解牛:宰牛,这里指把整个牛体开剥分剖。
③倚:靠。
④履:践踏。
⑤踦(yǐ):支撑,接触。这里指用一条腿的膝盖顶牛。
⑥砉(xū):象声词,皮骨相离的声音。向:通”响“。
⑦奏刀:进刀。騞(huō):象声词,形容比砉然更大的进刀解牛声。
⑧中(zhòng)音:合乎音乐节拍。
⑨桑林:传说中商汤时的乐曲名。
⑩经首:传说中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会:指节奏。以上两句互文,即“乃合于桑林、经首之舞之会”之意。
⑪嘻:赞叹声。
⑫盖(hé):通“盍”,何,怎样。
⑬释:放下。
⑭好(hào):喜好,爱好。
⑮进:超过。
⑯无非牛:没有不是完整的牛。一作“无非全牛”。
⑰未尝见全牛:不曾看见完整的牛。
⑱方今之时:如今。方,当。
⑲神遇:用心神和牛体接触。神:精神,指思维活动。遇:合,接触。
⑳官知:这里指视觉。神欲:指精神活动。
㉑天理:指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
㉒批大郤:击入大的缝隙。批,击。郤,空隙。
㉓导大窾(kuǎn):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
㉔因:依。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㉕技经:犹言经络。技,据清俞樾考证,当是“枝”字之误,指支脉。经,经脉。肯:紧附在骨上的肉。綮(qìng):筋肉聚结处。“技经肯綮之未尝”为宾语前置句,即“未尝技经肯綮”。
㉖軱(gū):股部的大骨。
㉗良庖:好厨师。岁:年。更:更换。
㉘割:这里指生割硬砍。
㉙族:众,指一般的。
㉚折:用刀折骨。
㉛发:出。硎(xíng):磨刀石。
㉜节:骨节。间(jiàn):间隙。
㉝无厚:没有厚度,非常薄。
㉞恢恢乎:宽绰的样子。游刃:游动刀刃,指刀在牛体内运转。余:宽裕。
㉟族:指筋骨交错聚结处。
㊱怵(chù)然:警惧的样子。为戒:为之戒,因为它的缘故而警惕起来。
㊲止:集中在某一点上。
㊳迟:缓。
㊴微:轻。
㊵謋(huò):象声词,骨肉离开的声音。这句后面,有些版本还有“牛不知其死也”一句。
㊶委地:散落在地上。
㊷踌躇:从容自得,十分得意的样子。满志:心满意足。
㊸善:通”缮“,修治。这里是拭擦的意思。
㊹养生:指养生之道。

白话译文

有个名叫丁的厨师给文惠君宰牛。他的手接触的地方,肩膀靠着的地方,脚踩着的地方,膝盖顶住的地方,都哗哗地响,刀子刺进牛体,发出霍霍的声音。没有哪一种声音不合乎音律:既合乎《桑林》舞曲的节拍,又合乎《经首》乐章的节奏。

文惠君说:“嘿,好哇!你的技术怎么高明到这种地步呢?”

厨师丁放下屠刀,答道:“我所喜好的,是‘道’,它比技术进一步了。我开始宰牛的时候,看到的无一不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就不曾再看到整头的牛了;现在呢,我用精神去接触牛,不再用眼睛看它,感官的知觉停止了,只凭精神在活动。顺着牛体天然的结构,击入大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着牛体本来的组织进行解剖,脉络相连、筋骨聚结的地方,都不曾用刀去碰过,何况那粗大的骨头呢!好的厨师,每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割肉;一般的厨师,每月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砍断骨头。现在,我的这把刀用了十九年啦,它宰的牛有几千头了,可是刀口像刚从磨石上磨出来一样。因为那牛体的骨节有空隙,刀口却薄得像没有厚度,把没有厚度似的刀口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的,它对于刀的运转必然是大有余地的了。因此,它用了十九年,刀口却像刚刚从磨石上磨出来一样。虽说是这样,每当遇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它难以处理,因此小心翼翼地警惕起来,目光因此集中到一点,动作因此放慢了,使刀非常轻,结果它霍地一声剖开了,像泥土一样散落在地上。我提着刀站起来,为此我环顾四周,为此我悠然自得,心满意足,把刀擦拭干净收起来。”

文惠君说:“好哇!我听了庖丁的这些话,从中获得了保养身体的道理。”

创作背景

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这是非常激烈的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一次“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沧桑巨变,存在了数千年的氏族国家突然瓦解,神圣的传统遭受空前的挑战,战争和苦难使人们陷入到前所未有的恐惧和沮丧中。这些痛苦贬损了生命的价值,而也正是这些痛苦才使庄子去思考生命的意义,进而探寻如何养生。这个时代人民承受着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痛苦,而对于统治者来说生活同样难觅快乐。早在西周末期,王纲解纽,中国长久以来的大一统局面宣告结束,取而代之的便是礼坏乐崩、诸侯争霸的春秋时代。然而这一时期已经是贵族统治的末世了,于是战国时代成为从宗法制度的世卿世禄的贵族政体逐渐演变为以功绩制为基础的官僚制的政治结构时代。因此,从贵族社会向官僚社会的转型成为战国时代社会转型的突出特点。与此同时,在社会领域各个层面也发生了全方位的变革。旧的世袭制度逐步发生蚀变,以下犯上成为必然。原来在权力位置序列中下一级的占有者以不同方式扩大自己的实际权力和占有领域,最后得以取代上一级占有者的位置。特别是国君的权力位置,从原来的有序继承逐渐变为无序继承,继承的实现往往听凭于欲望与实力,而倾向于不受制度和规范的约束。新制度的建立以锐不可挡之势荡涤着千百年来束缚人们的传统,昔日王侯将相可以一夜沦为人臣牧圉,因此,这个时代使统治阶级也实实在在地体味到了人世的艰难和人生的痛苦。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庄子超越了其他先秦诸子为专制政治服务的狭小天地,以他独特的视角去审视生命的价值,探寻生命存在的真谛,进而提出了养生的思想,于是有了这篇寓言。

整体赏析

《庖丁解牛》为庄子阐明“养生”的一则寓言。文章开始是一段惟妙惟肖的“解牛”描写。作者以浓重的笔墨,文采斐然地表现出庖丁解牛时神情之悠闲,动作之和谐。全身手、肩、足、膝并用,触、倚、踩、抵相互配合,一切都显得那么协调潇洒。“砉然响然,奏刀騞然”,声形逼真。牛的骨肉分离的声音,砍牛骨的声音,轻重有致,起伏相间,声声入耳。紧接着又用文惠君之叹:“善哉!技盖至此乎!”进一步点出庖丁解牛之“神”,这就为下文由叙转入论做好铺垫。

妙在庖丁的回答并不囿于“技”,而是将“技至此”的原因归之于“道”。“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并由此讲述了一番求于“道”而精于“技”的道理。此段论说,为全文精华所在。为了说明“道”如何高于“技”,文章先后用了两种反差鲜明的对比:一为庖丁解牛之初与三年之后的对比,一为庖丁与普通厨工的对比。庖丁解牛之初,所看见的是浑然一牛;三年之后,就未尝见全牛了,而是对牛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筋骨相连的间隙、骨节之间的窍穴皆了如指掌。普通厨工不了解牛的内在组织,盲目用刀砍骨头;好的厨工虽可避开骨头,却免不了用刀去割筋肉,而庖丁则不然,他不是靠感官去感觉牛,而是“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凭内在精神去体验牛体,顺应自然,择隙而进,劈开筋肉间隙,导向骨节空处,按照牛的自然结构进行。

顺应自然,物我合一,本是道家的追求,庖丁以此为解牛之方,才使他由“技”进于“道”,达到炉火纯青、技艺超群的地步。“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这十二字是对庖丁解牛效果的描绘,方法对头,不仅牛解得快,刀子也不受损害。十九年来,解牛数千头,竟未换过一把刀,刀刃还是锋利如初。这当然是每月换一把刀的低级厨工所不可思议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求于“技”,而庖丁志于“道”。

在“技”与“道”的关系上。庄子学派认为“技”与“道”通。“道”高于“技”,“技”从属于“道”;只有“技”合乎“道”,技艺才可以纯精。“道”的本质在于自然无为,“技”的至善亦在于自然无为。只有“以天合天”(《庄子·达生》),以人的内在自然去合外在自然,才可达到“技”的最高境界。庖丁深味个中三昧,所以才能成为解牛中的佼佼者。反过来,“技”中又有“道”,从“技”中可以观“道”。“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庄子·天地》)。文惠君正是通过庖丁之“技”,悟得养生之“道”。养生,其根本方法乃是顺应自然。显然,庖丁解牛,乃是庄子对养生之法的形象喻示。

不过庄子所说的“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客观上又揭示了人在实践中如何达于自由的问题。文中所说的“天理”、“固然”,若引申开来看,亦可理解为人们面临的外界客观事物。它虽然会给企望达于自由的人们带来这种那种限制或妨碍,但睿智的人们又不是在它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只要认识它,顺应它,就能够如庖丁那样自由洒脱。对此,庄子曾作过一番极为精妙的分析:“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节”固然不可逾越,但毕竟有间隙,这就为人们“游刃”提供了天地,只要善于在这一天地里施展本领,是同样可以自由自在的。“游刃”二字,活现出解牛者合于自然而又超于自然的神化境界。当然,对于“固然”的认识并非一劳永逸,即使庖丁那样技艺高超者,每逢筋骨盘结处,总是谨慎从事,“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来不得半点麻痹大意,只有孜孜不倦地追求,毫不懈怠才是。

此则寓言立意在于阐明“养生”,实则还阐述了一个深刻的美学命题,即艺术创造是一种自由的创造。庄子认为“技”中有“艺”。庖丁解牛的动作,就颇具艺术的观赏性。他的表演,犹如一场优美绝伦的音乐舞蹈,其舞步合于《桑林》舞曲,其韵律合于辉煌的《咸池》乐章。作为一种具有美的意味的创造活动,是令观赏者心醉神迷的。而庖丁解牛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的神情,又使人们看到创造者在作品完成后内心满足的喜悦。

庄子正是通过庖丁其言其艺,揭示美是一种自由的创造。这种美的创造必须实现合规律(“因其固然”)与合目的(“切中肯綮”)的统一,以达到自由自在(“游刃有余”)的境界。“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则是创作必备的心境,强调要排除一切感官纷扰,全神贯注,这与《庄子·达生》篇中梓庆削鐻时所说的“斋以静心”,“忘吾有四枝形体”,是一致的。此种“心斋”、“坐忘”境界,与近现代西方美学注重的“静观”、“观照”殊途而同归,不过却早于叔本华、尼采两千一百多年。

庄子散文善于运用形象化说理的手段。这则寓言采用夸张、对比、映衬、描摹等多种手法,表现庖丁解牛技巧的纯熟,神态的悠然,动作的优美,节奏的和谐,身心的潇洒。具体说来,此文在写作方面的主要特点是:

一、结构严密。全文分两大部分,先讲述故事(第一、二段),再点明寓意(第三段)。就故事说,又分两层,即由写“技”到说“道”。先描述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艺,再由庖丁阐述他的解牛之道。写庖丁的技,先是直接描写,再通过文惠君的赞叹加以小结,并转入庖丁的谈道。对道的阐述又分为三个方面:首先,从纵的方面介绍掌握道的三个阶段,突出掌握道以后的特点;其次,从横的方面将庖丁与良庖、族庖进行比较,以说明得道与否的异同;第三,说明成功地解决了难以处理的“族”的问题。这是从一般写到特殊。这三个方面都紧紧扣住“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之“道”进行阐述。庖丁答文惠君的第一句话,将写技与谈道两方面自然地联系起来。文惠君所说由庖丁之言获得养生之道的话,又起到统摄全文、揭示主题的作用。全文围绕解牛的事件,阐述一个“道”字,由具体到抽象,条分缕析,环环相扣,将道理说得晓畅透彻。

二、语言生动简练。如写庖丁解牛时手、肩、足、膝的动作,只用触、倚、履、踦四字,便反映出各自的特色。用“嘻!善哉!技盖至此乎?”这么八个字(实词、虚词各半)三句话,就将文惠君看到庖丁高超的解牛技术而产生的惊异、赞叹与疑惑不解的思想感情真实地反映出来。“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几句,将庖丁解决特殊困难时那种专心致志、小心谨慎而又充满信心的内心活动、目光和动作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又与后面写庖丁因困难获得解决而悠然自得的动作、神态形成鲜明对照。

名家点评

台湾科技大学原教授罗龙治《哲学的天籁——庄子》:庄子用牛身子的结构,比喻人世的错综复杂。不会操刀的人杀牛,硬砍硬割,就好像不懂道理的人,在世上横冲直闯一样,徒然地损耗形神。

贵州大学教授张耿光《庄子全译》:以厨工分解牛体比喻人之养生,说明处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而且要取其中虚“有间”,方能“游刃有余”,从而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

转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A%96%E4%B8%81%E8%A7%A3%E7%89%9B/15842930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成语出处

先秦·左丘明《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阻止)民之口,(超过)于防川”。意思是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比喻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成语故事

周厉王是西周时候的一个暴君,他独断专横、残忍凶狠,谁稍不如他的意,不是遭受酷刑,落得终身残疾,就是被流放到穷乡僻壤,弄得妻离子散。老百姓对他恨透了,大家遇到一起就讲他的暴行,不满的情绪四处蔓延。

召穆公见人民对周厉王越来越不满,很忧虑,担心这样下去终将酿成大乱,就劝周厉王说:“大王,你这样做实在太过分了,老百姓快受不了了,到处都在议论你。”周厉王一听,拍着桌子吼道:“谁敢议论我,立即处死。”为了防止老百姓说自己的坏话,周厉王从卫国找来了一个巫师,让他整天在街上转悠,听到谁说自己的坏话就立即来报告。不知有多少人因为说了对周厉王不满的话被送上了断头台。这样一来,老百姓都不敢议论国君了,甚至连在一起讲话也不敢了,怕被误认为在议论朝政而做了冤死鬼。两个熟人在街上偶尔遇见,只能互相递个眼色,擦肩而过,谁也不敢张口。从此,再也没有怨恨之声传到周厉王耳朵里。他高兴极了,觉得自己的办法真灵,得意洋洋地对召穆公说:“你看,我能禁止百姓发议论,现在没人敢说我坏话了吧?

召穆公叹了口气,说:“你这样堵住人民的嘴,就像堵住了一条河水。河水一旦决口,要造成灭顶之灾;人民的嘴被堵住了,带来的危害远甚于河水。所以,治理河水要采取疏导的办法,治理民众要让天下人畅所欲言,然后采纳其中好的建议。这样,天子处理国政就少差错了。古代圣贤的君主为政,总要让公卿大臣甚至士大夫发表自己的意见,还要广开言路,让天下百姓都有议论政治得失的机会。老百姓嘴里讲的都是心里所想的话,怎么可以不让他们说出来呢?

可是周厉王根本听不进召穆公的劝导,而且变本加厉镇压百姓,三年后,激起民愤发生了叛乱,最终被流放到了国外。

成语寓意

古语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召穆公屡次规劝横征暴敛的周厉王,周厉王非但不听,反而变本加厉地“防民之口”,这种做法本身即是一种“失民心”的做法,这种做法不会降低他的失误,也不会消除民众的愤怒。周厉王终落得个被流放的下场。可悲,可怜,却又在情理之中。如果当初他勤政爱民,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需,那么也就不会沦落到流放的下场。

成语告诉人们:无论何时,处于何种境遇,君与民,都是舟与水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统治离不开一国之君,更离不开一国之民。

转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防民之口,甚于防川/2351591

火中取栗

火中取栗是一个成语。说是炉中烤着栗子,猴子叫猫去偷,猫不但没有吃到栗子,反而把脚上的毛烧掉了。比喻被人利用,为别人冒险,结果担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任何好处。最早出自法国诗人让·德·拉·封丹的寓言诗《猴子和猫》。

《猴子和猫》

一只猴子一只猫,同居一室是同僚,同一主人特关照,全被主人宠坏了。猴子名叫贝特朗,胡作非为很猖狂;老猫取名叫拉东,肆无忌惮更骄纵。天不怕来地不怕,不管什么都敢碰。家里物品遭损坏?千万不要怪邻人。贝特朗偷拿一切,拉东也不甘示弱,不抓耗子抓奶酪。一天就在炉火边,两个恶棍注意看,炉火上面烤栗子,看得两个真眼馋。偷吃栗子主意妙,一石就能中二鸟:自己既可享口福,又给别人添烦恼。猴子就对猫说道:“兄弟,今天机会好,你从火中取栗子,显显你的真绝招。火中取栗这本事,我若生来就知晓,那我必定露一手,要让栗子有好瞧。”说干就干拉东猫,伸出爪子轻轻刨,扒开炉灰分两侧,随即收回尖趾爪,然后伸出再试探,来回试探好几遭,终于抓出一颗栗,接二连三熟练了。贝特朗猴不闲着,一颗一颗大口嚼。这时女仆进屋来,猴子和猫赶紧逃。据说老猫未尽兴,还怪女仆瞎乱跑。

各路诸侯多如此,爱听这种奉承语,不怕烧手去取栗,无异等于蹬浑水,跑到外省瞎忙碌,最终只为王得利。

——让·德·拉·封丹

举例:他只是看中你的作战长才罢了,一旦你替他火中取栗,打下江山之后,他便会把你一脚踢开。

近义词:为人作嫁。

转自:

https://www.zdic.net/hans/%E7%81%AB%E4%B8%AD%E5%8F%96%E6%A0%97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1%AB%E4%B8%AD%E5%8F%96%E6%A0%97/1136722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注解: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名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并列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

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够吃尽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千里马的食量而喂养它。这匹千里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美好的才能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它嘶鸣的时候,又不能明白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走到它面前时,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轮扁斫轮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①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 ② ,疾则苦而不入 ③ ,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选自《庄子·天道》

注释

①轮扁:制造车轮的人。②甘而不固:滑动而不牢固。指轮孔太大车辐条松动。甘,滑。③苦而不入:滞涩而难进入。

【译文】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轮扁)放下椎凿的工具走上堂来,问齐桓公说:“请问,您所读的是什么书呀?”桓公说:“是(记载)圣人之言(的书)。”又问:“圣人还在吗?”桓公说:“已经死去了。”轮扁说:“既然这样,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桓公说:“我读书,做轮子的匠人怎么能议论?说出道理就可以放过你,没有道理可说就要处死。”轮扁说:“我是从我做的事情看出来的。砍削(木材)制作轮子,(榫头)做得过于宽缓,就会松动而不牢固,做得太紧了,又会滞涩而难以进入。(我做得)不宽不紧,从手中做出的活儿,正符合心中摸索出的规律。这种火候嘴里说不出来,但是有个规律存在其中。我不能明白地告诉我的儿子,我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和方法),所以我已七十岁了,还在(独自)做车轮。古代人和他们所不能言传的东西都(一起)死去了,那么您读的书不过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托利得定理的应用

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托利得

点评:思可相反,得须相成。

托利得所说的“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是讲面对同一个问题或事物时,要同时关注其两面。也就是说,要能容纳不同的意见或见解。广泛征求意见,是领导者在做出决策前的必要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决策的准确性。广泛征求意见最主要的是态度,包括言者无罪、广开言路、从谏如流和善于纳谏等,如下:

“言者无罪”,是领导者能够听到不同意见的制度保证。群众敢言,领导者才能听到不同意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允许下级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允许发表不同意见,让“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原则制度化。

“广开言路”,是领导者能够听到不同意见的渠道保证。俗话说“无道不修道,必定四处绕。”行路如此,言论亦如此。在一般情况下,群众对领导的工作,总会有话要说,无处可说时,就难免牢骚遍地,小道消息盛行。要改变这一不良局面,就必须广开言路,使群众和领导之间的言路更加畅通。

“从谏如流”,是领导者能够听到不同意见的人格保证。“闻过则喜”,不仅反映了领导者对不同意见尤其是批评意见的态度,更反映了领导者的胸怀。领导者的正确态度和宽阔胸怀来自对工作和事业的高度责任感,有了这样的人格修养,领导者才能听得到、听得进不同意见。

“善于纳谏”,是领导者能够听到不同意见的素质保证。下级和群众的意见往往纷繁杂乱,领导者必须善于综合、识别和抉择,以便去伪存真,使合理化建议成为领导决策和工作的有益镜鉴。“善于纳谏”,有赖于领导者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种素质的提高,会使领导者更好更多地听到好的意见,改进自己的工作。

九四:晋如鼫鼠,贞厉

鼫鼠:鼫shí鼠 。古书上指鼯wú鼠一类的动物,亦称“大飞鼠”或“五技鼠”《说文》称之为“鼫鼠”,鼯鼠,石鼠,形如兔,专吃农作物。因为它“能飞不能过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游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这种“五技而穷”的情况,用以描写贪而无所成。

本爻辞的意思是:想晋升,却像鼫鼠那样,既贪焚又没有一技之长,要守持正固以防危险。

爻辞中以“鼫鼠”来比喻九四爻,说他是会飞却飞不了多远,会攀援却爬不到树上去,会游泳却游不到河的对岸,只能在小水坑里游来游去;会打洞可是却打不出一个可以藏身的洞穴,几条腿紧忙活,却跑了半天还没有人一步的距离远。这种样样都懂但没有专长的人士,社会上比较普遍,而其一生的命运也就因此而像“鼫鼠”一样了,这种人即使守正道,也不会逃脱危险的。

象曰 :鼫鼠贞厉,位不当也。

象辞的意思是:鼫鼠守正道也会有危险,是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当。

九四爻属于阴爻居刚位,不得位。底下还有三个阴爻在逼近,无处可进,陷入困难之中。

人生启示

占得此爻者,你目前的处境有些不妙,无路可走。你总是提防着什么,就像是一只老鼠那样缩头缩脑。即使你可能得到了晋升或发展,但是由于方法不正当,结果事情很严重,必须要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免除危险。此时,若是想要有所成就,就不要像鼫鼠那样贪多却一事无成,可以把一项技能学精,使之成为自己的专长,这样才对自己的发展有利。

九四:晋如鼫鼠,贞厉。

火地晋,光明出现在大地。离火太阳照耀坤土,坤土即有被赏识与晋生之象。变卦山地剥,大象为高山。象征位居高位,权位,姿态高高在上。然而变卦艮与互卦艮内外勾结,土克水为财,水山蹇,极力贪财。又离火为色,火生土,极力好色。正所谓是贪得无厌。坎水为子鼠,艮为小,水山蹇又象小老鼠一样,离火变艮土,理想志向消失,没有作为。离为阳为积极,艮为止为消极。虽然离变艮,由虚变实,火山旅,明里看着走的是正道,但是山地剥,暗里却是群阴剥阳,暗藏危险。离变艮,下面阳爻变阴爻。说明下面失去群众信任。水山蹇,土克水,不学无术。火山旅,火变土,一事无成。

九四:晋如鼫鼠,贞厉。

联想有些人其位处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地位,如权重如宰相的高位, 还要想升迁,那就必定想篡位,行大逆不道之事了。鼯鼠祸国殃民而又冥顽不灵,必将落下害人终害己的结局。

故事鼯鼠魏阉乱明朝

明朝熹宗朱由校天启年间,有道士在街市作歌,传得沸沸扬扬:“委鬼当头立,茄花满地红”。这个“委鬼”合起来写就是“魏”,暗指专权太监魏忠贤;“茄花”暗指朱由校的乳母客氏,因为在北京话里面,“客”这个字便读作“茄”音,意思是这两人相互勾结,把皇宫内外搞得昏天黑地。

魏忠贤原是河北肃宁的一个小无赖,因为赌博输得精光,被债主逼急了,自己割了阳物。后由同姓人、太监魏朝介绍去明熹宗生母宫内管伙食。以后又托明熹宗的奶妈客氏推荐人宫。

明熹宗是一个不理政事贪玩好耍的昏皇帝,魏忠贤和客氏投其所好,糊制狮蛮滚球、双龙赛球珠,逗得熹宗十分开心,视两人为心腹,几乎一刻也离不得。

明熹宗即位不久,就提升魏忠贤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掌管记录皇帝口述诏令的大权。魏忠贤与客氏狼狈为奸,用司礼监太监王体乾等为爪牙,引诱熹宗昼夜唱戏、歌舞、打猎、赛马。他还招募数千名兵士进宫放炮操练,炮声震动内宫,惊死了没满月的皇长子。有一回,炮铳爆炸,差点炸伤熹宗。

魏忠贤与客氏合谋杀害了裕妃张氏。严明的张皇后提醒熹宗注意魏、客两人之奸。有一次明熹宗闲步到坤宁宫,见桌上放着书,问张皇后:“你读的什么书?”张皇后正色答道:“我正在读《史记》里的《赵高传》。”她借赵高这个人权奸,暗指魏忠贤。明熹宗仍执迷不悟。

魏、客听见此事,贼胆心虚,买通坤宁宫侍女。侍女替张皇后捶腰时,暗暗用狠劲,损伤胎儿,使张皇后小产。明熹宗从此绝后。

魏忠贤得势后,先以大学士沈淮为外援,继而引亲信魏广微入内阁。朝廷中除了东林党以外的官僚派别,都投靠到他的门下。

后来,魏忠贤兼管特务军事组织,血腥镇压坚决反对他的东林党,先后罢斥要员数十人,滥杀东林党人,株连全国各地士子。他还拆毁全国书院,禁止讲学,压制言论。

魏忠贤死党遍天下,所谓“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大小爪牙横行霸道,无恶不作。他们争相为魏忠贤广立生祠,“魏公祠”竟然遍布全国各地。有地方官人祠不拜,立即被魏党爪牙抓去,打得九死一生。

魏忠贤外出之时,随众上万,车马扈从极为华贵,士大夫跪拜迎送,有些献媚者甚至高呼:“九千岁!”魏忠贤,这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市井无赖,利用明熹宗昏庸贪玩,使七年的天启之治极为腐朽黑暗。

明熹宗得原因不明的鼓胀病丧命后,他的弟弟朱由检嗣位,为明思宗,年号崇祯。明思宗本来就了解魏忠贤罪恶滔天,他嗣位以后,朝廷中又有人纷纷上书弹劾魏忠贤及其爪牙有“并帝、蔑后、伤民财……”等十大罪,真是天怨人怒,罪该万死。

魏忠贤进宫,向崇祯皇帝哭沂他被冤枉。崇祯命左右大声朗诵那些控诉书,一字字如乱箭穿心,吓得魏忠贤胆战心惊,只顾叩响头。

崇祯传旨,公布魏忠贤罪状,发配安徽凤阳。后来言官上奏,请求不能轻饶了这个害国害民的窃国大盗。崇祯又传旨抓魏忠贤回京严惩。

魏忠贤在去凤阳的途中得到密报,同干儿子李朝钦相对着痛哭了一场,双双上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权奸魏忠贤,落了一个遗臭万年的下场。

鼯鼠魏阉乱明朝,九四:晋如鼯鼠,贞厉。人生启示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一个市井无赖,半文盲,因为皇帝的昏庸,竟然混到秉笔太监、“九千岁”的高位。那是封建专制制度下的畸形产物。值得注意的是魏忠贤对明熹宗施用投其所好的迷魂药,将皇帝弄得昏昏然,完全不问政事,任他恣意横行。现实中,如果你拥有权力、地位或金钱,有人对你甜言蜜语,对你百依百顺,投你所好,你说“公鸡能下蛋”,他就说“亲眼见”,这就要警惕了,这种人往往就是魏忠贤式的角色!

转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620315125